心澈似水,目光如電——從《蘇電言新》讀國網鹽城供電公司吳兵的不屈與奮進
2025 年 7 月 1 日,黨的生日,國網鹽城供電公司吳兵獻上特殊禮物——中國國際出版社出版的《蘇電言新一——四》,這是他的第 36 —39 本言論集。了解他的人無不為之動容,誰能想到,20 年前他曾被一場車禍推向命運深淵,如今卻用鋼鐵意志重新站起,創作出版 39 冊著作。他筆下字符是生命不屈吶喊,是照亮至暗時刻的光芒。
事業巔峰突遭橫禍:從榮耀之巔到命運谷底
1974 年,吳兵出生在鹽城市大豐區農村家庭。貧窮未磨滅他的志氣,1989 年他以全鎮第一的成績考入江蘇省無錫機械制造學校。1993 年畢業后分配至大豐縣供電局工作。年輕的他如初升太陽,2000 年不滿 26 歲就擔任大豐縣供電局辦公室副主任兼團委書記。工作中,他在計算機漢字輸入比賽、公文競賽中均獲第一;生活里,他懷揣愛心,用稿費資助貧困孩子,加入中國青年志愿者協會。2001 年,他的第一本作品集《目光如電》獲全國電力職工文學作品比賽著作獎。2002 年調任鹽城供電公司辦公室秘書崗位,2004 年 6 月成為企業管理部主任助理,持續書寫精彩。
然而,命運轉折猝不及防。2004 年 11 月 11 日,吳兵借車回大豐老家看望生病母親。途中為避讓違規行人,車輛失控撞樹,他陷入昏迷。更糟糕的是,車內一名來自車主單位、素未謀面且不知姓名的女會計,此時的流言如潮水般將他淹沒。在這至暗時刻,妻子俞琳堅信他的清白,始終不渝,不離不棄,在一片質疑聲中四處奔波,借債 30 多萬元把他從鬼門關拉了回來。事后經多方調查,那位同車女會計主動出面作證,詳細還原了當時事故發生的經過,證實吳兵全程行為端正。這一證詞還了他清白,也讓他更堅定做人原則。然而,吳兵原本生活的美好都已成碎片,他又一次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筆耕不輟守初心:“兩百四本”計劃與《蘇電言新》的時代注腳
很多人以為經歷生死的吳兵會選擇安穩度日,但他對事業的熱愛不允許他向命運低頭。作為黨員,車禍雖影響行動,但他信念未動搖。重返崗位后,他先后在多個部門任職,如今是鹽城供電公司融媒體工作室一員。十多年來,他平均每年出版兩部以上作品,創作了《心靜如水》《蘇電言新一——四》等 39 本言論集,每本都凝聚著電力系統正能量,是他對電力事業熱愛的見證。
去年 12 月以來,按照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部署要求,吳兵時刻與各方對話。他立足基層崗位,將身心融入工作,在新聞媒體宣傳電力行業事跡與成果。“鹽文”是他發表電力文章的筆名,百度“國網江蘇電力鹽文”能看到很多鏈接。他還制定“兩百四本”計劃,即每月 200 篇以上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正能量文章發表在省級以上報刊雜志網站等,每年完成四本以上《蘇電言新》系列言論集創作,承載著他推動企業發展、傳播正能量的決心。
摒棄偏見砥礪前行:初心如磐的永恒追尋
在工作與創作路上,吳兵遭遇諸多不理解與偏見。車禍后遺癥讓一些人將他視為工作“廢人”,忽略他文字的力量。2015 年 9 月 15 日,他誤吃咖啡豆誘發癲癇,更坐實了一些人的偏見。其實這是頭部外傷引起的“癥狀性癲癇”,現已治愈,江蘇省電力公司健康體檢報告可佐證。
面對困境,吳兵將委屈化作文字。近 20 年,他憑借對黨和電網事業的熱愛,發表 4000 多篇雜文和言論,約 400 多萬字,講述供電人堅守奉獻故事。他的文字文風清新、立意深刻,題材豐富,展現供電系統風貌。每篇投稿結尾,他都會請將稿酬轉贈希望工程,彰顯責任感與對供電事業的忠誠熱愛。
吳兵在做好本職工作時,關注時事政治和企業改革,保持著強烈的求知欲。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他的“初心”照亮前行路,激勵著他人。未來或許荊棘叢生,但他知道,只要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就能在文字與工作的天地間,篤志前行、揮灑汗水、拼搏奮斗,繼續書寫屬于自己的生命奇跡,讓生命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作者:馬連義(上海市北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理事長)、王成鳳、唐建軍

責任編輯:雨田
-
四川南充:推動智能微電網、虛擬電廠等技術 優先消納可再生能源電力
2024-07-25虛擬電廠 -
南方電網首款“電碳表”來了
2024-01-22電碳表 -
南方電網與中國華電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
心澈似水,目光如電——從《蘇電言新》讀國網鹽城供電公司吳兵的不屈與奮進
2025-07-01鹽城供電公司 -
四川南充:推動智能微電網、虛擬電廠等技術 優先消納可再生能源電力
2024-07-25虛擬電廠 -
江蘇鹽城公司吳兵雜文集《引以一》公開發行
2023-01-04江蘇鹽城公司吳兵
-
如何讓風電機組更聰明、更智能?
2020-06-28中國海裝,智能風機,智慧風電 -
蒙西電網:穩推電力現貨市場建設 助力電力多邊交易
2019-01-30蒙西電網 -
除了國網、南網 我們國家還有哪些地方獨立電網企業?